26.8亿,特大冷冻海产走私团伙昨天清晨落网!

分类栏目:新闻资讯

1214

发布于 暂无评论

在海关总署的统一指挥下,福州海关与南宁海关在湛江、拱北等地海关以及地方公安的配合下,今天成功打掉了一个涉案26.8亿元的冻海产品走私犯罪团伙。

昨天早晨6点,290名警力分成24个行动小组在广州、珠海、广西东兴、福建漳州、海南海口等地集结完毕,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,抓捕行动正式开始。

截至记者发稿时,行动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,一举捣毁了涉及包括走私入境、仓储、改换包装、运输和批发销售等环节的专业化走私犯罪团伙7个,现场查扣涉嫌走私的冻虾、鱿鱼等冻海产品4000余吨。初估案值达26.8亿元人民币。

福州海关缉私局福清分局副局长 顾小辉:经过我们初步的侦查查明,从2015年开始,这些走私团伙通过中越边境采取将境外采购的,本来应该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缴税进口的货物,采取化整为零伪报成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走私进境,然后在国内销售牟利。

在福州一个涉案冻品仓库记者看到,一些标有韩文、英文的冻虾、冻鱿鱼装满了整个仓库。据了解,这些冻水产品由于未经过检验检疫,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。

海关总署缉私局缉私一处 姜舰:对于此类的走私犯罪团伙,我们将破网除链、一抓到底,坚决维护国家进出口秩序和老百姓的餐桌安全。

2018年,全国海关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,组织开展“国门利剑2018”联合专项行动,对农产品、洋垃圾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、重点涉税商品、毒品枪支等走私实施专项打击和集中整治。一季度全国海关缉私部门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826起,其中立案侦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347起,案值80.1亿元;立案侦办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476起。其中三文鱼、冻品等大案破获。

海产走私从何而来?

北至朝俄边界南至香港,尤其越南边贸中国进口海产品走私惊人,自2017年中朝边贸切断后。经越南走私进境的海产激增。

从越南北部港口海防到中越边境的走私路线是众所周知,但是海鲜走私量的大幅增加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,起很大原因是由于中国难以满足的民众消费需求。

中国每年仅从越南入境中国的主要水产品中,对虾走私额高达10-17亿美元;越南进口澳大利亚岩龙虾金额达到4.23亿美元,这其中95%以上最终销往中国;鲶鱼类中就巴沙鱼而言近年来其正关比例已有之前的10%上升到目前的50%,但是据保守估计仍有3亿美元左右的走私产品进入中国;据国外两家出口商向外媒UCN确认,越南每年购买格陵兰比目鱼量很大,但其中仅有10-20%加工再出口,其余全部销往中国,价值约2亿美元;对银鳕鱼来说市场内三分之二的产品都是走私品预计走私额达6500万美元。

为何坚决打击海产走私?

对于很多终端消费者来说,大家认为以为走私海鲜其实只是没交税而已,实际上它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。走私海鲜产品未经过海产检验检疫,其很可能来自于疫区,由于属于“三无”产品,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很难有效渠道追根溯源。

其次为躲避海关,走私产品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我国境内缺乏监管,导致不良商贩从运输到包装都是“从简从易”,在广西、云南边贸口岸,边民多使用普通小车进行运输,意味着在当地年平均2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下走私入境的冻海产品至少要经历2小时以上的无冷链运输。

另外更有甚者一些无良商家低价收购病、死的海鲜产品,进行分解后出售,这样会给消费者的饮食安全、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。2016年青岛海关破获的重大高档海鲜走私案中,部分产品竟捕捞自日本受核辐射污染的福岛海域,这给了我们很大的警示。

作为企业和终端消费者,如何避免买到走私产品?

首先企业和消费者都应该从品牌公司、正规的渠道购买,遇到特别便宜的产品就要多留几个心眼,切勿贪小便宜。

其次分销企业可以向货主索看“入境货物通关单”及“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”等单证进行确认。还可以通过包装标识来识别正规进口肉类产品,正规进口肉类产品外包装须以中文注明:规格、产地、目的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储存温度、原产国、品名、生产企业注册号、生产批号等信息;内包装须注明原产国、品名、生产企业注册号、生产批号等信息。

敲碎“冰山”必须破网除链!

总体而言走私海产品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包装破损、颜色改变、品质变差等情况,这些低劣品质的冻品一旦流入市场,不仅损害市场经济秩序,而且还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。因此进一步密切供应链安全合作,共同打击跨境走私活动,联合搭建跨境执法合作新格局,不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,为海产行业秩序,消费者食品安全保驾护航。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