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4日,PRADA正式启动再生尼龙项目,运用独特的新材料ECONYL®再生尼龙,将可持续理念引入Prada经典包袋设计。作为Prada的宣传合作伙伴,《国家地理》制作了名为“What We Carry”的系列短视频,揭示再生尼龙背后的领先技术。
该系列以五部短片组成,由PRADA记者、专业记者和《国家地理》摄影记者担纲主角,分别通过聚焦从深海到工厂车间5个不同的再生尼龙原材料的来源地:非洲、美洲、亚洲、大洋洲到欧洲,引领人们探索再生尼龙可持续原材料分布在全球的透明产业链,带我们走进Prada内部,了解再生尼龙项目的初衷和背后历程。
一、Asher Jay:亚利桑那州凤凰城
ECONYL®是一种再生尼龙,可以无限回收,且不会影响材料的质量。它的原材料为废弃塑料,回收自全球各地的填埋场和海洋。每生产10000吨ECONYL®再生尼龙,相当于节省70000桶石油,减少57100吨二氧化碳排放。ECONYL®再生尼龙能够将石油为原料的尼龙生产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降低80%。
在第一部影片中,我们来到亚利桑那州凤凰城,走进美国首个回收机构,其年回收量高达16000立方米。美国每年被丢掉的地毯重达160万吨,而回收率不足3%。短片中,女演员Bonnie Wright作为PRADA记者和《国家地理》调查员、创意无限的自然保护者Asher Jay展示了ECONYL再生尼龙的原料,并向我们解释这一颠覆传统生产概念的新一代环型供应链。
正如片名所示,影片的重点是每个个体,是我们自己。我们每个人的举动或正面或负面地影响着地球的承载能力。个人行为会造成全球性影响,每个人,每件事,都会带来改变。
二、Adut Akech Bior喀麦隆奥萨湖
在第二部影片中,我们将跟随南苏丹裔澳大利亚籍模特、Prada记者Adut Akech Bior及《国家地理》探险家、淡水资源保护者Joe Cutler走访喀麦隆的奥萨湖,与当地专家展开对话,并观察Prada再生尼龙的透明供应链。短片配乐以一位奥萨湖当地社区银行总裁的现场声乐制作而成。
为了扭转湖泊受污染的状况,当地社区现与由伦敦动物学会支持的项目“Net-Works”合作,从奥萨湖中取出渔网。到目前为止,人们已从湖中打捞出超过六吨渔网,这些渔网将被再次出售,为当地经济创造宝贵的收入新来源。这些渔网将与其他废弃物一起被纺织用纱生产商Aquafil回收、解聚、转化为全新ECONYL®再生尼龙,用于制作再生尼龙织物,并打造全新Prada再生尼龙系列的六种款式包袋。
三、Alex Fitzalan新西兰沿海马哈纳湾
每年,约有64万吨渔网被排入海洋,令野生动物深受其害,同时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。
所以在第三部中,澳大利亚演员Alex Fitzalan将携手《国家地理》探险家、斯里兰卡海洋生物学家、海洋教育工作者、北印度洋蓝鲸研究先锋Asha de Vos,Ghost Fishing New Zealand项目联合创始人Rob Wilson及志愿者们前往新西兰沿海马哈纳湾(Mahana Bay)的深海区域,搜寻幽灵渔网,并将其转换成全新制品,以实际行动支持“健康海洋”(Healthy Seas)计划。
四、中国服装工厂:魏大勋
作为“What We Carry”系列的第四部,菲律宾纪录片摄影师 Hannah Reyes Morales 与中国演员、Prada 记者魏大勋来到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的金泽制衣厂,感受将废弃边角料回收至 ECONYL®再生尼龙的过程。
不仅如此,基于再生尼龙倡议的重要意义,Prada还将于上海时装周期间在Prada荣宅主办一场题为“构想可持续世界”的论坛。
五、Amanda Gorman斯洛文尼亚·卢布尔雅那
在第五部中,Prada记者、美国首届青年诗人桂冠获得者Amanda Gorman将来到Prada位于斯洛文尼亚,卢布尔雅那的再生尼龙生产工厂。在这里,每年有40,000吨废弃材料被回收利用,通过复杂的解聚化学回收过程,大量回收废弃物被转化为原料。而Prada通过将ECONYL ®再生尼龙加入供应链,帮助提高时尚制造的可持续性,也创造出专属于品牌21世纪标志性的创新面料。
作为Prada品牌的象征,再生尼龙项目不仅重新演绎了“永恒”这一永久持续的概念,反映了新生代、新世界正在转变的理念和信心,也帮助Prada品牌迈向了2021年前完成纯尼龙到ECONYL®再生尼龙彻底转化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。挑战传统,助力环保,将实用材料提升到时尚,并对奢侈品进行再创造,Prada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