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放弃城市留在山里的年轻人,现在怎么样了?

分类栏目:用户体验 - 视觉设计

2134

发布于 暂无评论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5248.jpg

远离城市生活,成为当代年轻人留给这个时代的剪影。

被高生活成本和快节奏绑架的人们,在每一个换乘地铁,或者等待电梯的间隙,恐怕都产生过义无反顾躲进山里的念头,处处田园,日日山歌,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

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只身前往山里,留在农村,却不是为了逃避,而是相信,那里是他们合适的归宿。

他们的名字叫做,支教老师。

今天就是教师节了,趁着这个机会,我们联系了3位远在大凉山的支教老师,其中有人正青春,还有两个孩子的母亲,和她们对话之后,我们才明白——

支教并非从孩子们的全世界路过,而是那里,搁置了我们的全世界。

 

 

「老师这个工作很折磨人的」

命运总是开玩笑,一开始拒绝当老师的徐文莎在毕业后选择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。

当初年轻的她,谈起教师,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「麻烦」,每天要和一群小孩子打交道,尽解决些琐碎到不值一提的小事情,她对自己的耐心很没信心。

 

但是,和大凉山这帮孩子们待在一块。

她才发现,当初那些她极力所避的琐碎小事,却是这漫长生活中的小美好小欢喜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28.jpg

例如,她和孩子们之间的某种默契,睡前三步两回头的「捉迷藏」。

每次午休时间,宿舍楼孩子们趴在窗户边上,探头探脑的张望着,徐文莎朝着宿舍楼一声令下「命令」学生们赶紧睡觉,孩子们窃笑着闭上眼睛。

继续走两步,徐文莎突然转头监督,「哗——」的一声,嬉笑中孩子们又一次把头藏到窗户下面。

日子久了,她发现她对这帮孩子有了责任感。

 

学校里的很多孩子,他们的父母教育是缺失的,于是剪指甲,洗手,洗脸,定时洗澡等卫生习惯的养成,也被徐文莎提上了教学日程。

「哪怕他们今后不走出这座山,那么这些好习惯也会陪伴他们一辈子。」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33.jpg

 说到笑容,徐文莎有点得意,还有点不好意思。

旁边的支教老师一下子就出卖了她,原来徐文莎是孩子们中间的人气王,每天早上全校师生在附近田间活动的时候,总有不同班级的男孩摘野花,偷偷放在她的房间窗台上,每次她一靠近,孩子们就不好意思的跑开了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36.jpg

 高中时的徐文莎也收到过基金会的帮助,她深知,学习才能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。

如今,她正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真真切切帮助这些孩子,同时她也深知,在山里坚守的这些岁月,已经足够构成她每天成长的证据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38.jpg

「我带给孩子的始终不够」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41.jpg

羞涩,孔德宝这么形容自己,但成为了一名支教教师后,他性格里面的开放和大胆,全都显露无疑。

他知道,他已经是这些孩子的榜样,所以他必须把这种自信传递给孩子们——

「孩子的自信心和性格是和文化普及一样重要的事」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44.jpg

我需要做的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,

将他们的需求转化成一个现实

支教的两年中,孔德宝不断回顾老师曾给自己带来了什么;影响了什么;留下了什么。

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海绵,消除教育障碍虽然是首要任务,但更多的时候,他希望让孩子们变得自信一些,勇敢一些。

无论孩子今后走到任何地方,这两样东西会永远伴随着他们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47.jpg

 欣喜的是,孩子们从原来在讲台上一言不发,直到孔德宝出其不意地将这些孩子推举为班级干部。

渐渐地,孩子们变得能说会道,五分钟的上台发言,没有一句话重复。

 

但是「麻烦」也随之而来—— 自从孩子们变得外向之后,他们开始操心起他的「终身大事」。

孔德宝是红苕坝小学中为数不多的男老师,每当他和女老师走在一起,孩子们总是喜欢瞎起哄,这让孔德宝哭笑不得,「我知道,这是孩子们在关心我。」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49.jpg

性格培育不是一朝一夕,陪伴更是长年累月的积累


在孔德宝的手机中,记录了孩子们的每个成长时刻,一张张照片,保留着孩子们最稚嫩也最真实的模样。

他说,孩子们的微笑才是平淡日子中的光华。

 

 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51.jpg

「我离开了双胞胎女儿,

却在大山深处收获了66个孩子」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54.jpg

38岁的张丽艳,不再年轻,至少作为一名支教老师,她不年轻了。

人到中年,总有许多关于「舍得」的抉择。

张丽艳选择了「舍」,和年纪一起被放下的是她的双胞胎女儿。

张丽艳说到她的「得」:她到来后,班级平均分从29分上升至48.6,及格人数翻了3倍。

 

张丽艳总把孩子们的可爱挂在嘴边,班里有个孩子经常和别人打架,一次打架后,张丽艳在办公室调节了半天,引导他们相互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不用拳头说话。

没想到第二天听说今天差点又打了起来,但是张丽艳班里的男孩拒绝了「邀战」,并用她的话和对方讲道理,说到:

「张老师说打架解决不了问题,今天不和你打了。」

另外,每天守着孩子们,38岁的张老师也不禁变得年轻了。

一向不太擅于使用智能手机的她,一次在听说孩子们对抖音视频很有兴趣之后,她自己也去下载了,并反复琢磨它的玩法。

如今孩子们自然而然成为了她视频里的主角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059.jpg

她是教师,也是母亲。

在张老师的手机里也留存了许多当地的风景照,她告诉我们每次想家的时候,她就拍一张远处的巍峨群山。

拍下的是眼前,寄托的却是2200公里开外的思念。

她并不孤单,因为家人的支持和孩子们的爱戴,就像座座山脉一样连绵不绝。

 

 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102.jpg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105.jpg

采访结束之后,张老师又给我们发了条微信,她说:这帮孩子们离不开我,但我更离不开这帮孩子。

瞬间感慨万千,是啊,作为助人者的他们来到这里,不知不觉间,却成了受助者。

那方土地或许贫瘠,或许落后,但透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感受到,孩子们的眼神是清澈的,那些笑声是灿烂的,还有那翠绿的连绵群山,是充满生机的。

这是在匆匆忙忙的城市生活中,我们无法去捕捉和浸润的。

于是,我们也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这些偏僻的远山中,寄托了那么多的向往,这里慢,灵魂也就不会迷路了。

 

当然,放弃城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但「心远地自偏」,要永远记得,越是熙熙攘攘的地铁,越来人来人往的街道,我们越要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纯粹和真实;

那是我们人生的光源,是我们能够闪闪发光的根本原因。

微信图片_20191210154108.jpg

写在最后

以上三位主人公均因杉树公益结缘,三种完全迥异的人生,随之共同汇聚到支教这条路上。

我们相信,将有更多人参与进来,把善良的薪火永远地传递下去。

最后特别感谢OPPO手机,本文照片和视频均由今日(9月10日)发布的OPPO Reno2 拍摄。

每个善良都值得更清晰地记录,每份美好都值得更生动地传播。